(原标题:电商“四分天下”:消费分层、用户分层、平台分层!)浙江股票配资平台
电商市场,已经四分天下,
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 都不会再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, 这是我2024年, 对电商领域最大的感悟。 回顾过去一年, 电商行业发生了几件大事, 一是拼多多市值一度反超阿里; 二是仅退款遭遇巨大争论, 三是淘宝京东都支持微信、支付宝支付。 这三件事, 分别代表三种现象, 一是人们越来越认同“低价”,二是消费者权益和商家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, 三是国家力量下的持续反内卷。 其实这三种现象, 最后都指向了一个问题,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下行周期里, 在这样一个电商市场密度达到顶峰的现状下, 平台到底应该怎么做? 才能平衡各方的利益, 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态势。 从现状来看, 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、抖音, 这四家电商霸主, 在如今消费能力分层、消费需求分层愈加明显的趋势下, 都被动进化出了自己的“特色标签”, 可能会有人问, 什么是特色标签, 其实我在之前的一条视频里, 已经讲的很明白了, 你想要价格便宜,就会去拼多多,拼多多主打低价; 你想要又快又好,就会去京东,京东主打品质和效率; 你想要花样更多,就会去淘宝,淘宝入驻商家最多; 你想要尝试尝鲜,就会去抖音,抖音新商品上架最快。 这些越来越鲜明标签, 让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, 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, 也让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, 都能在合适的平台消费合适的商品。 而这种消费观点和方式转变, 也意味着, 往后每个平台的标签, 都将成为他们的增长核心。 并且,只要这个标签够亮, 就很难被别人蚕食、瓜分,甚至是取代。 但是! 我也认为, 电商未来绝不会是单纯的零和博弈, 而会是互补的多形态模式。 所以你能看到, 即便“四分天下”, 电商格局愈加稳定, 过去一年里, 平台们仍然没有, 放弃对短板的弥补, 放弃对进攻的追求, 放弃对防守的探索。 比如,淘宝加大了价格力和服务体验投入; 比如,京东提高了低价商品供给类目; 比如,抖音推出了抖音商城的独立版本; 比如,拼多多斥资百亿加速农业的电商化进程。 平台们很清楚、很明白, 电商早就进入了竞争下半场, 过去一味追求数据、规模、利润的模式, 早已行不通了, 未来的电商竞争, 必然要回归“服务”的本质, 只有通过差异化优势、多形态模式, 才能稳住自身的“基本盘”。 可是, 如何在自身优势领域不断创新、人尽其才? 如何在多形态模式下持续尝试、新益求新? 这,又是电商平台们需要长期追踪解决的课题。